三桶油發布2019年年報!中石化營收第一、中海油凈利潤第一

發表時間:2020-04-03 09:52

3月29日,中國石化發布2019年度業績報告。按照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該公司去年實現營業額及其他經營收入2.97萬億元,同比增長2.6%,創歷史新高;公司股東應占利潤為574.65億元,同比下降6.7%;每股盈利0.475元。按照中國企業會計準則,中國石化去年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75.91億元,同比下降8.7%。

      隨著中國石化3月29日發布2019年度業績報告,三大石油公司的年報全部出齊。記者梳理發現,去年凈利潤最高的是中海油,營收最高的是中國石化,資本開支最多的則是中國石油。而隨著今年以來國際油價持續暴跌,三大石油公司均調低了今年的資本開支計劃。

      中石化2019年營業收入創歷史新高

      3月29日,中國石化發布2019年度業績報告。按照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公司實現營業額及其他經營收入為人民幣2.97萬億元,同比增長2.6%,創歷史新高;本公司股東應占利潤為人民幣575億元,每股盈利人民幣0.475元;   按照中國企業會計準則,公司實現營業利潤為人民幣900億元,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人民幣576億元,每股基本收益為人民幣0.476元。

      公司財務狀況穩健,現金流穩定。綜合考慮公司未來發展需要、股東回報、盈利能力和現金流狀況,董事會建議派發末期股息每股0.19元,加上中期股息每股0.12元,全年預計派發股息每股0.31元,股息分派總額375億元,派息率為65.3%。以2020年以來H股平均股價計算,股息收益率超過8%。

      2019年,中國石化主動應對市場變化,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遵循“專業化發展、市場化運作、國際化布局、一體化統籌”運營準則,統籌推進各方面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經營成果,公司各事業部和專業公司均實現盈利,發展的韌性充分體現。

      PART 1勘探及開發方面

      全面實施大力提升油氣勘探開發力度行動計劃,積極推進高質量勘探和效益開發,加強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持續推進降本減費,穩油增氣降本取得了較好成效。

      在勘探方面,加強新區新領域風險勘探和預探力度,在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鄂爾多斯盆地取得一批油氣新發現,境內全年新增油氣經濟可采儲量5.87億桶油當量,油氣儲量替代率達138.7%。

      在原油開發方面,推進順北油田產能建設,加強老區難動用儲量效益建產力度,加大提高采收率技術攻關和應用,夯實穩產基礎;在天然氣開發方面,積極推進涪陵、威榮、川西等氣田產能建設,加大天然氣擴市拓銷力度,推動全產業鏈協調發展。

      全年油氣當量產量458.92百萬桶,其中,境內原油產量249.43百萬桶,天然氣產量10,477.8億立方英尺,同比增長7.2%。

      PART2 煉油方面

      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持續優化產品結構,增產汽油和航煤,高附加值產品產量進一步提高,柴汽比降至1.05;

      優化完善低硫船用燃料油生產方案,不斷降低生產成本;發揮產銷一體化優勢,適度增加成品油出口,保持了較高的加工負荷;

      加快先進產能建設,有序推進結構調整項目;全面優化生產組織,煉油裝置保持安全平穩運行;

      完善營銷機制,高檔潤滑油脂、液化氣、瀝青、硫黃等產品銷量實現較好增長。

      全年加工原油2.49億噸,生產成品油1.60億噸,同比增長3.4%,其中,汽油產量增長2.6%,煤油產量增長7.8%。 

      PART3營銷及分銷

      面對嚴峻的市場競爭形勢,公司充分發揮產銷協同和營銷網絡優勢,堅持“量效兼顧、量價雙收”的經營思路,統籌資源配置,全力擴銷增效,保持了經營總量和零售規模的持續增長;

      以客戶為中心,大力開展精準營銷和差異化營銷,不斷提升服務水平;進一步優化終端網絡布局,鞏固提升網絡優勢;

      加快加氣站建設和投運,探索加氫站布局。全年成品油總經銷量2.55億噸,同比增長7.3%,其中境內成品油總經銷量1.84億噸,同比增長2.3%。

      同時,加強自有品牌商品的開發和銷售,持續推進非油商業模式創新和市場化改革,加快非油業務發展。  

      PART4化工方面

      堅持“基礎+高端”的發展思路,加快優勢和先進產能建設,優化產業布局。

      繼續深化原料結構調整,提高產品收率,降低原料成本;

      深化產品結構調整,密切產銷研用結合,大力推進新產品開發和推廣應用,提高新產品和專用料比例;

      深化裝置結構調整,加強裝置和產品鏈的動態優化,根據市場需求合理安排裝置負荷和排產。全年乙烯產量1,249萬噸,同比增長8.5%,合成纖維差別化率達到90%,合成樹脂新產品和專用料比例達到65.3%。

      同時,深化精細營銷和精準服務,加大市場開拓力度。全年化工產品經營總量為8,950萬噸,同比增長3.3%,創歷史新高,并實現了全產全銷。  

      PART4科技開發

      積極發揮科技創新的支撐引領作用,持續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推進聯合研發中心、孵化器等創新平臺建設,不斷加大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力度,取得明顯成效。

      上游方面,四川盆地海相大中型氣田富集理論和勘探技術研究取得進展,支撐四川盆地天然氣儲量突破,自主研發鉆井旋轉導向系統在勝利油田成功應用。煉油方面,開發不同配方低硫船燃并通過發動機性能測試和耐久試驗,高檔汽柴油機油達到國際最新標準并實現工業生產和商業推廣。

      化工方面,第二代高效環保芳烴工業示范裝置成功開車,漿態床蒽醌法制雙氧水、對位芳綸成套技術實現工業轉化,新結構分子篩SCM-15獲國際分子篩協會結構代碼。全年申請境內外專利6,160件,獲得境內外專利授權4,076件;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6項;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獲中國專利金獎1項、銀獎3項、優秀獎3項。 

      PART5   健康、安全、安保、環境

      持續完善并全面運行HSSE管理體系。

      推進全員健康管理,建立職業健康、身體健康、心理健康保障機制。全面排查和治理安全隱患,嚴格承包商安全和直接作業環節監管,確保了生產經營平穩運行。完善立體防控體系和應急處置能力,進一步提高公共安全管理水平。

      2019年,本公司積極踐行綠色低碳發展戰略,堅持綠色發展理念,著力推進綠色企業行動計劃和生態環保工作,全面完成各項污染物減排目標。與去年相比,萬元產值綜合能耗同比下降0.4%;工業取新水量同比減少1.1%;外排廢水COD量同比減少2.1%;二氧化硫排放量同比減少3.9%;固體廢物妥善處置率達到100%。

      PART6 資本支出

      更加注重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強化投資回報,優化投資項目。

      2019年資本支出1,471億元。其中上游板塊617億元,主要用于勝利、西北原油產能建設,涪陵、威榮頁巖氣產能建設,推進天然氣儲運設施項目建設等;煉油板塊314億元,主要用于中科煉化項目建設,鎮海、天津、茂名、洛陽等煉油結構調整項目;成品油銷售板塊296億元,主要用于加油(氣)站、成品油庫以及非油品業務等項目的建設;化工板塊224億元,主要用于中科、鎮海等乙烯項目,以及中安煤化工等項目建設;總部及其他20億元,主要用于科研裝備和信息化項目建設。

      2020年,公司將貫徹“改革、管理、創新、發展”的工作方針,聚焦全產業鏈系統優化,著力拓市場、防風險、抓機遇,盡最大努力減少新冠肺炎疫情和油價大幅下跌帶來的負面影響,力爭實現較好的經營業績。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公司2020年生產經營計劃目前正在動態調整中。未來公司將根據市場變化趨勢,確定全年生產經營安排。

      利潤暴降!分紅260億!中國石油公布2019年業績!

      3月26日,中國石油公布2019年業績:

      2019年中國石油營業收入2.52萬億元,同比增長6%;經營利潤1217.62億元,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456.82億元,同比下降13.9%。實現每股基本盈利0.25元;為更好地回報股東,現金分紅(含稅)為262.93億元。

      中國石油近三年分紅情況,2019年分紅為263億,2018年分紅為327億,2017年分紅為238億!

      大家最關心的資本支出情況,中國石油2019年資本性支出為人民幣 2967.76 億元,比 2018 年的人民幣 2561.06 億元增長 15.9%。2020年資本性支出預測數為人民幣 2950億元。考慮到疫情、油價變化等因素影響,中國石油將按照自由現金流為正的原則,對 2020 年資本性支出進行動態優化調整。

      (一)勘探與生產板塊

      2019年,勘探與生產板塊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6,763.20億元,比 2018年的人民幣6,587.12億元增長2.7%。

      2019年,勘探與生產板塊實現經營利潤人民幣960.97億元,比2018年的人民幣735.19億元增長30.7%,保持中國石油盈利主體地位。

      2019年勘探與生產板塊資本性支出為人民幣 2,301.17 億元,主要用于國內松遼、鄂爾多斯、塔里木、四川、渤海灣等重點盆地勘探,大慶、長慶、遼河、新 疆、塔里木、西南等油氣田的開發,實現油氣穩定增長;以及用于海外中東、中亞、美洲、亞太等合作區現有項目的經營和新項目開發,實現產量和效益同步增 長。

      2020年勘探與生產板塊的資本性支出主要用于:國內繼續突出松遼、鄂爾多斯、塔里木、四川、渤海灣等重點盆地的勘探開發,加大頁巖氣等非常規資源開發力度,實現油氣當量產量達到2億噸以上。海外繼續做好中東、中亞、美洲、 亞太等合作區現有項目的經營,確保實現優質高效發展。

      (二)煉油與化工板塊

      2019年,煉油與化工板塊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9,026.79億元,比 2018年的人民幣9,112.24億元下降0.9%。

      2019年,煉油與化工板塊經營支出為人民幣8,889.15億元,比2018 年的人民幣8,665.23億元增長2.6%。

      2019年,煉油與化工板塊實現經營利潤人民幣137.64億元,比2018年的人民幣447.01億元下降69.2%。

      其中煉油業務實現經營利潤人民幣103.37億元,比2018年的人民幣368.78億元下降72.0%。

      化工業務實現經營利潤人民幣34.27億元,比2018年的人民幣78.23億元下降56.2%。

      2019 年煉油與化工板塊的資本性支出為人民幣 212.79 億元,主要用于廣東石化煉化一體化項目、大慶石化結構調整、長慶及塔里木乙烷制乙烯等大型煉油化工項目,以及煉化轉型升級項目等建設。

      2020 年煉油與化工板塊的資本性支出主要用于廣東石化煉化一體化項目、吉林石化揭陽 ABS 項目、大慶石化結構調整、長慶和塔里木乙烷制乙烯等大型煉油化工項目,以及煉化轉型升級項目等建設。

      (三)銷售板塊

      2019年,銷售板塊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21,653.91億元,比2018年的人民幣20,031.05億元增長8.1%。

      2019年,銷售板塊經營支出為人民幣21,659.56億元,比2018年的人民幣20,095.55億元增長7.8%。

      2019年,受公司加強營銷措施及推進內部價格市場化等綜合影響,銷售板塊經營虧損人民幣5.65億元,比2018年的經營虧損人民幣64.50億元減虧人民幣58.85億 元。

      2019 年銷售板塊的資本性支出為人民幣176.18 億元,主要用于拓展國內成品油市場終端銷售網絡工程建設、加油站防滲改造等安全環保工程,以及海外油氣儲運和銷售設施建設等。

      2020 年銷售板塊的資本性支出主要用于拓展國內成品油市場終端銷售網絡 工程建設,以及海外油氣儲運和銷售設施建設等。

      (四)天然氣與管道板塊

      2019年,天然氣與管道板塊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3,910.23億元, 比2018年的人民幣3,626.26億元增長7.8%。

      2019 年,天然氣與管道板塊經營支出為人民幣 3,649.15 億元,比 2018 年的人民幣3,371.11 億元增長 8.2%

      2019年天然氣與管道板塊實現經營利潤人民幣261.08億元,比2018年的 人民幣255.15億元增長2.3%。

      2019年,天然氣與管道板塊努力采取措施控制進口氣虧損,但受匯率變動影響進口氣成本增加,以及受國家減稅降費大環境影響國內天然氣價格增幅有限, 銷售進口氣凈虧損人民幣307.10億元,比上年同期增虧人民幣58.03億元,本集團 將繼續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控虧。

      2019 年天然氣與管道板塊的資本性支出為人民幣270.04 億元,主要用于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西氣東輸三線閩粵支干線等重要的天然氣骨干輸送通 道項目,LNG 等調峰儲運設施,天然氣互聯互通工程,以及天然氣支線和銷售終 端等項目建設。

      2020 年天然氣與管道板塊的資本性支出主要用于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等重 要的天然氣骨干輸送通道項目,深圳 LNG 等調峰儲運設施,天然氣互聯互通工 程,以及天然氣支線和銷售終端等項目建設。

      2019 年中國石油海外業務(不單獨核算,包含在其他板塊中)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 10,401.17 億元,占中國石油總營業收入的 41.3%;實現稅前利潤人民幣 188.85 億元。

      總部及其他的資本性支出

      2019 年總部及其他板塊的資本性支出為人民幣 7.58 億元,主要用于科研試驗平臺及信息系統的建設。

      2020 年總部及其他板塊的資本性支出主要用于科研設施完善及信息系統的建設。

      中海油發布年報!2019年凈利潤610.5億元

      3月25日晚,中海油公布2019年業績,在2019年國際油價下跌約10%的情況下,中海油全年實現營收、利潤雙上漲。

      ● 全年總收入為2331.99億元,同比增長2.41%

      ● 凈利潤610.5億元,同比增長15.9%

      ● 2019年中海油的桶油主要成本連續6年下降,達到29.78美元/桶油當量

      01. 產量首次突破5億桶油當量

      中海油表示,2019年盈利能力增強的主要原因在于產量增加和有效的成本管控。

      具體來看,中海油全年總收入為2331.99億元,同比增長2.41%,其中油氣銷售收入達1971.7億元人民幣,同比上升5.7%;凈利潤610.5億元,同比增長15.9%。

      根據財報,2019年中海油的桶油主要成本連續6年下降,達到29.78美元/桶油當量,其中桶油作業費用降低至7.39美元/桶油當量。

      分業務來看,勘探及生產部門的收入為1796.54億元,占總營收的77.04%;貿易業務收入占比22.77%,但收入額出現下降,其308.67億元的收入較去年同比降低了13.85%。

      2019年增儲上產力度加大:勘探成果顯著,證實儲量創歷史新高,首次突破50億桶油當量;凈產量達506.5百萬桶油當量,首次突破5億桶油當量,創歷史新高,超額完成全年油氣生產目標。

      中海油的主要業務為油氣勘探、開發和生產,產業鏈集中于上游,第一財經報道,天風證券分析師在研報中指出,若油價持續在低位運行,中石化這樣的一體化公司以及上石化這種獨立煉廠公司的性價比會更高,而中海油這樣的獨立上游公司,以及上游對業績彈性較大的中石油則相對不占優勢。

      在費用支出方面,居前列的分別是折舊折耗及攤銷費用、原油及油品采購成本和作業費用,分別占比38.73%、19.49%和16.60%。國際原油暴跌后,若油價長期位于20-30美元區間運行,今年中海油的原油采購成本雖有望降低,但相應的其銷售價格也會出現下跌。

      財報顯示,2019年中海油在國內的開發資本支出為356.59億元,勘探支出為151.20億元,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36.04%和51.28%;海外的開發支出為242.53億元,勘探支出35.46億元,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2.92%和52.12%。可以看出,在加大國內勘探支出的同時,中海油在海外勘探這一領域發力明顯。

      此外,中海油從經營活動產生的凈現金流量為人民幣1235.21億元,較2018年同比減少了0.7%,主要是油氣銷售收入增加及營運資金變動的綜合影響。

      02. 2020年執行更嚴格的成本控制

      2019年國際油價平均下跌約10%,但是近日原油暴跌幅度遠超10%,WTI維持在24美元左右的低位,這對中海油的2020年計劃是否會造成影響,目前還不得而知。

      按照中海油此前公布的2020年業務戰略和發展計劃概要,其2020年的目標凈產量為5.2億至5.3億桶油當量,其中來自中國和海外的產量分別約占64%和36%,2021年和2022年中海油的凈產量預計分別約為5.55億桶油當量和5.9億桶油當量。

      公司2020年總資本支出預算為850-950億元,同比增長6%-18%,其中勘探、開發、生產和其他資本支出分別占總資本支出的20%、58%、20%、2%左右。

      中信證券石油石化分析團隊指出,2013-2018年,中海油資本開支的57%流向旗下三大油服( 中海油服、海油工程、海油發展),三大油服來自中海油的收入占各自總收入比例的50%-70%。因此,若2020年中海油資本支出增加的預算沒有改變,將持續利好旗下三大油服。

      2019年,中海油資本性投資支付的現金為人民幣663.95億元,較去年同比增加30.2%,其中開發投資主要用于伊拉克技術服務合同項目、中國陵水17-2、圭亞那和美國頁巖油氣等項目的開發,以及為提高在產油氣田采收率而發生的支出。

      中海油董事長汪東進指出,為適應全球能源行業低碳化發展的大趨勢,中海油加大清潔能源開發力度,積極推進重點天然氣項目的開發建設,其中,陵水17-2氣田群已全面進入開發階段,渤中19-6凝析氣田試驗區項目將于2020年投產供氣。

      目前,中海油董事會已建議派發2019年末期股息每股0.45港元(含稅)。董事長汪東進表示:“2019年,公司堅持高質量發展理念,發揮出色的生產經營組織管理能力,積極作為,超額完成全年生產經營目標,向股東交出了一份靚麗的成績單。未來,我們將繼續專注于自身發展,執行更嚴格的成本控制和更審慎的投資決策,更加注重現金流管理,保持公司長期可持續發展。”


聯系我們
CONTACT US
湖北中圣節水股份有限公司 武漢中圣節能技術工程有限公司
地址:湖北省武漢市東湖開發區關山二路特1號國際企業中心聚賢樓A座4樓
聯系電話:027-87526852   027-87526979
聯系郵箱:
whzsco@163.com
友情鏈接    |    中圣集團       圣諾熱管       武漢節能協會       湖北節能協會       石油和化工節能網       固廢網       中國熱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