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潤壓縮甚至是虧損—分析雙重“影響”下的煤焦油加氫行業發表時間:2020-03-26 12:56 從當前行情來看,2020年注定是對煤焦油加氫行業及其不友好的一年,來自外部環境的接連壓力讓整個行業身心俱疲,以期后市。 疫情擴散“影響”。意味著春節假期后各大企業的補庫、降庫等采銷活動將陷入停滯;更意味著一個月的汽柴油消費陷入停滯,整個油品市場突然多余出來近一個月的產量無處消化,更加雪上加霜的是,貿易商手中為春節期間消費爆發而提前準備的貨源,此刻也靜靜的躺在自家的庫中。 出于生存需要,國內煉廠不得不開展降負荷操作。如下圖所示: 面對消費低谷,庫存高峰,讓本就處于油品市場食物鏈末端的煤焦油加氫行業陷入異常窘迫的境地。選擇拋售,將會面臨巨額虧損;選擇降負荷,同樣不利企業運行。 2020年3月初,國際原油市場再度給予整個煤焦油加氫行業深度影響: 3月6日,俄羅斯表示拒絕歐佩克進一步聯合減產建議,歐美原油期貨隨即暴跌跌10%左右; 3月9日,沙特阿拉伯聲稱4月份將原油日產量增加至1000萬桶以上,并且大幅度下調4月份官方銷售價,國際油價再度下跌近25%; 3月17日,國際油價尾隨全球股市進一步暴跌布倫特原油期貨原油盤中跌破30美元。 在產量和全球疫情的相互影響下劇烈變動,但是在巨大跌幅面前,此時的變化幅度微不足道。 2020年三個月之內,按照國內工作日結算的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計算,從最高值68.91美元/桶,跌至最低值的24.88美元/桶,最大跌幅達64%,如上圖所示。 在此影響下,在2020年之內,國內發改委對成品油限價累計三次下調,汽柴油每噸分別下調1850元、1780元。以陜西市場主營機構的成品油價格為例,價格變化如下圖(元/噸): 92#汽油累計下跌1225元/噸,0#柴油累計下跌1215元/噸。一個季度內,主營機構成品油價格跌幅之大實屬罕見。 當下,煤焦油加氫行業與傳統煉廠基本上在共享產品價格,但是成本構成有著天壤之別。國際油價大跌之下,傳統煉廠可以自然而然的通過原油成本的降低來緩沖成品市場低價帶來的沖擊。而煤焦油加氫行業成本構成主要為煤焦油,煤焦油生產廠家并不會因為國際油價的暴跌而主動下調煤焦油售價,而是需要煤焦油加氫廠家倒逼煤焦油價格下調。此時的倒逼下降必然會引起煤焦油生產廠家的抵觸,倒逼的節奏也將會被拉長,也就意味著煤焦油加氫行業成本下降的過程將會比傳統煉廠耗時更長。 此時,對于煤焦油加氫行業來說,成品油市場的下跌速度遠遠快于成本煤焦油價格下跌的速度,出現利潤壓縮甚至是虧損也將會成為必然。 |